常用关键字: 投资

院情院务

投资工程管理学院获批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项

2024.09.16

9月11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名单,投资工程管理学院成功获批2项规划基金项目。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教育部项目申报与研究工作,组织了写作辅导、选题论证、申请书专家论证、团队孵化等培育机制,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在此机制带动下科研积极性显著提升,2024年学院共申报课题4项,其中两项成功立项规划基金项目。

未来学院将不断深化对教育部项目的支持与推进,致力于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优化科研管理体系,推动高效协作与机制创新,力求在项目申报和研究成效上取得新突破。学院将通过持续创新和卓越成果,助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需求并做出更大贡献。


投资工程管理学院获批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城市代谢中人类福祉的实现机理、效率评估与路径优化

宁欣.png

负责人简介:宁欣,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低碳经济与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省高等院校创新人才,两次获得“东北财经大学杰出学者”称号。主要从事城市可持续建设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是通讯作者身份在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独立作者英文专著一部,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维持和提高人类福祉,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然而目前城市代谢的功能和特征仍不清晰,对城市代谢过程中人类福祉的实现机理与效率认识不足。本项目首先明晰城市代谢中人类福祉的实现路径,打开人类福祉实现“黑箱”,挖掘城市代谢中人类福祉的实现机理;其次,对人类福祉的实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估,对不同时间和产业效率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人类福祉最大化为目标,协同与权衡各项指标,对实现人类福祉的路径进行优化分析。

项目名称:建筑废弃物跨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行为涌现与政策选择

汪振双.png


负责人简介:汪振双,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工程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访问学者,辽宁省《建筑材料》线下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等3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Habitat International、Waste Management、Energy、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Resources Policy、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中国环境科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和《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次。

项目简介:建筑废弃物跨区域协同治理可提高建筑废弃物治理效率,解决建筑废弃物处置需求与处置能力不匹配的矛盾。本项目以演化博弈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复杂网络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建筑废弃物跨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行为网络的形成机理,探究建筑废弃物跨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行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如何影响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规律,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跨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行为演化动力机制和交互作用,提出具体的建筑废弃物跨区域协同治理政策,为“双碳”目标下建筑废弃物跨区域协同治理政策优化和选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撰稿:王禾雨、邱羽

审核:冯玉明、吕丹